第三十六章 稳定才重要-《摆皇》
第(2/3)页
谁敢喝对自己只有百分之二十忠心太后宫里的酒?这不是找死吗?要是被毒酒毒死,史书上只有简单几个字:上不逾,当夜驾崩。
完。
宁可战死沙场,也不愿意被人用毒酒毒死。
虽说虎毒不食子,可是亲生母亲杀死自己亲儿子的,一样也不少,只要为了利益,为了权力,什么都能做出来。
“皇儿怎么不饮酒?”
朱翊钧开始装病,捂着肚子说:“哎呦,两位母后,皇儿身体不舒服,先回宫歇息,改日再来看你们。”
先跑要紧,朱翊钧这副作态,真把李太后气到了,他刚出慈宁宫,李太后就在背后骂道:“堂堂大明天子,居然这么没出息,哼!”
万历皇帝就是不在,要是在就在心里暗骂:“哼,让你个老妖婆毒死就是有出息?什么混账话。”
要不是政局不稳,朱翊钧还真想把李太后囚禁,这之所以总有后宫干政,往往都是太后的原因,正如汉武帝所说:子弱母壮,必乱天下。
皇帝登基年幼,太后又在壮年,面对权力的诱惑,没有几个人可以抵抗住,就算圣人也被腐蚀了,现在冯保被干掉,切断李太后和文官们直接沟通渠道,不能继续干政,她心里肯定不痛快,现在万历皇帝又让陈太后压她,让她内心极度暴躁。
毕竟陈太后是隆庆皇帝正儿八经册封的皇后,李太后不过是妃子,母凭子贵,这才坐到太后位子上,现在万历皇帝挺陈太后,这就招了她的忌讳,要除朱翊钧之而后快,没了朱翊钧,还有朱翊镠。
回到乾清宫,咱这万历皇帝心里别提有多爽,有陈太后在,李太后就不敢肆意妄为,实在不行请家法治一治李太后。
朱翊钧不直接下场,让陈太后和李太后斗,让她们斗个两败俱伤,到时他在收拾残局,不止李太后想要权力,陈太后被压这几年,她心里也不爽,现在万历皇帝向着她,这陈太后也斗志满满,李太后勾结文官,预谋加害万历皇帝的证据,都被陈太后掌握,现在只要朱翊钧想,李太后轻则被囚禁,重就让她自生自灭。
反正皇帝不能杀太后,如果万历皇帝把李太后干掉,他不成了昏君吗?杀害自己的娘亲,在道德礼法重孝道的大明,他就会被野心人群起而攻之。
如果李太后和陈太后斗法被气死,那就另当别论,毕竟一个是嫡母,一个是亲母,古人更重嫡母,万历皇帝也不好劝架不是?
如果两个太后都没了,那就更好了,从此后宫他最大,再也不会因为后宫掣肘,这也是历史上万历不能立老三当太子的原因,因为有李太后支持长子和王氏,就是这个原因。
第二天早晨刚睡醒,在乾清宫就睡不消停。
“主子爷,清早李太后那边派人过来,拿着《病榻遗言》询问,想问问主子爷如何处理?”
“这特么烦!好好当她的太后,管这管那的,张鲸!”
“奴婢在!”
“派东厂还有宫里的内侍太监们,调查武清伯李伟不法之事,要查实,然后透漏给都察院的御史们,可以花点银子,要尽快让人弹劾武清伯。”
本来武清伯李伟家就经常做不法之事,现在派人专门去查,绝对能查出不少违法之事,让都察院御史弹劾武清伯,朱翊钧再让内阁、六部、九卿、都察院廷议,好好整治李太后的娘家。
收拾不了李太后,还收拾不了她家族的人吗?
还真以为他这个万历皇帝没有手段,钱可以通神,不信都察院御史们不弹劾武清伯李伟。
“陈矩!”
“奴婢在!”
“到司礼监、礼部、鸿胪寺传朕的口谕,明天辰时初刻在皇极殿举大朝会,再派人到内阁、户部、吏部,把他们叫到乾清宫西暖阁。”
“奴婢遵旨!”
就这点事,办完就躺平,一个京官养廉银,一个调查《病榻遗言》的事,各地秋收差不多,今年各地赋税差不多运到京,现在每年运到太仓银、工部、太仆寺等差不多九百万两,四百万两运到九边支付军费开支。
朱翊钧坐在西暖阁抽烟,今年在皇庄种了点烟叶子,现在大明都用烟袋锅抽烟,他直接抽上卷烟,和后世卷烟一模一样,就是没有过滤嘴。
以后开一个卷烟工厂,香烟、白糖、高粱酒专营,这银子哗哗都往他这里流,养兵、赏赐、修路、移民、建宫殿都不缺银子。
要问皇帝谁最能赚钱?还属咱大明万历皇帝,烟、酒、糖、茶,就差这茶叶专营了。
第(2/3)页